九 隱居陳家溝 潛心創(chuàng)太極
李際遇兵敗之后,陳王廷整日價長吁短嘆,悶悶不樂,終于郁結(jié)成病,飲食遞減,人也漸漸消瘦下來。但他不請醫(yī)生,不用藥石,自己翻看《太上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和《太上黃庭外景經(jīng)》,用道家養(yǎng)生修煉之法,自行調(diào)養(yǎng),不意調(diào)養(yǎng)了一段時間,竟連路也走不動了。家人慌了,忙請附近趙堡鎮(zhèn)老中醫(yī)郭善前來診治。老先生把脈有時,忽道:“陳兄,你這病老朽看不了?!?br />
一聽此話,家人更慌了。這郭老先生出身中醫(yī)世家,善調(diào)陰陽,名聞懷府八縣,他都治不了了,該如何是好呢?見大家焦急,老先生反倒笑了:“諸位不必擔(dān)心,王廷兄害的是心病,心病還須心藥治,老朽猜的不錯的話,只怕陳兄為玉帶山之事想不開哩?!?br />
一語破的。眾人面面相覷,都道:“郭老先生真是神醫(yī)?!?br />
老先生與王廷原本熟識,互為敬重,瞟見王廷床頭放的《黃庭經(jīng)》,遂笑道:“陳兄也看這書?”王廷長嘆一聲:“病中無事,閑翻罷了?!崩舷壬Φ溃骸啊饵S庭經(jīng)》也罷,《易經(jīng)》也罷,無非講陰陽平衡四字。天地陰陽不調(diào),則有災(zāi)現(xiàn);人體陰陽不平,則有病生。古人云:‘乾坤者,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陰陽無處不在,人生包涵其中,順境為陽,逆境為陰,誰人能一直處順境?誰人又會一生在逆境?處順不驕橫,處逆不喪志,大丈夫之謂也!陳兄,政治也是陰陽呵,明廷失治,才有民反。李際遇敗了,李自成起了。明亡已成定數(shù),時候遲早而已。......老朽所說,陳兄以為然否?”王廷心中一動,道:“多謝老先生點化,王廷領(lǐng)教了?!弊源?,王廷的病情日漸好轉(zhuǎn)。
不久,李自成揮師北上,很快攻克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明朝滅亡。王廷得知喜訊,又是雙淚長流,哽咽道:“李大哥,您地下有知,當(dāng)今含笑九泉了......?!毙闹懈吲d,那病不覺又好了幾分,不到一個月,也就完全好了。
世事難料。期盼李自成開新朝,施善政,不想?yún)侨饹_天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guān),李自成節(jié)節(jié)敗退,清兵鐵蹄踏了進來。
陳王廷意冷心灰,遂“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蟄伏在陳家溝,忙時耕田,閑時練拳授徒,不問世事。他一生醉心于武學(xué),日常間挖掘整理民間各門各派拳械,較其異同,考其疏密,以此為樂.有時興致上來,也不帶人,獨自外出游歷,“陶情于漁水,盤桓乎山川。”
這一天,陳王廷來到河洛交匯處。這里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河洛文化的發(fā)祥地域,傳說,黃河里曾經(jīng)躍出一匹龍馬,背上馱一幅圖畫,這就是《河圖》;洛河里曾經(jīng)顯現(xiàn)一只神龜,背甲上有赤紋綠字,這就是《洛書》?!兑捉?jīng)》曰:“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毕日軅円馈昂訄D洛書”所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演八卦,推陰陽,定五行,窮天道物理,開創(chuàng)了中華文明。
神都山矗立在河洛交匯處,此山為邙山之首。傳說女媧在此捏土造人,伏羲在此設(shè)壇祭天,堯舜在此舉行禪讓。王廷登上山頂,放眼望去:洛河從西南而來,擠過邙山豁口,硬生生插入黃河,二水相觸,激起一個巨大的漩渦,那漩渦翻卷著,又形成兩股壯觀的回流,黃河濁,洛河清,清濁分明,當(dāng)?shù)厮追Q陰陽水,看上去,恰恰就是一個太極圖。據(jù)說,古人因此有悟,畫出了那個意蘊無窮的標(biāo)志太極的陰陽圖形。
也許翻卷的浪花觸動了王廷的心潮,看著看著,他流淚了,熱淚盈眶......
陳王廷心潮難平吶!他一身武功,滿腹經(jīng)綸,惜乎生不逢時,報國無門,郁郁不得志,忽忽焉年過“天命”,老之將至。而 今天下屬異族所有,身為人奴,腦后拖辮,豈不痛哉?。?br />
陳王廷心有不甘吶!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間,當(dāng)有所為,有所不為。古人云:“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做?!表氉鲆患虑槌鰜?,方不枉來世上走這一遭,對自己有一個交代。
陳王廷決意創(chuàng)拳遺世。
他有志于此久矣。闖蕩江湖幾十年,他見識的武功多了,尤其,他長期研究各門各派武術(shù),頗有心得,更何況,他的拳法,早已不是家傳長拳,早已揉進了其他拳種精華。他想在此基礎(chǔ)上,創(chuàng)編出一套新的拳法,并且,這套新拳應(yīng)該:一、可以技擊博殺。二、可以強身健體。三、老少咸宜,婦孺能練??墒牵瞄L時間了,他胸中涌動,卻無從著手,他找不到一個切入點,換句話說,他找不到一個統(tǒng)帥全套新拳的理論。理不明,事不行。郭老先生說的陰陽,他時時品味,似有所悟,然而,終究是一個懵懂。
眼前的太極圖,使他豁然開朗:太極本無極。無極之境是靜止的,意理行而生太極,太極動則生陽,動極而靜,靜則生陰。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進而推及萬事萬物。
太極之理正可以作為拳理?。?br />
回到家來,王廷杜門謝客,足不出戶,整日苦思冥想,有時坐在桌前寫上幾筆,有時又站起身來比比劃劃,夜里常常面對孤燈,一坐就是大半夜。如此情形,至于三個月之久了。妻子勸他注意身子,說輕了,不理,說重了,沒由來發(fā)火:“話多,沒人當(dāng)你是啞巴!”妻子心想:“成天發(fā)呆,莫不是又病了?”
似乎真的病了。沒幾天,王廷派徒弟去趙堡鎮(zhèn)請郭老先生,吩咐一定要請來。交待妻子:準(zhǔn)備酒菜。
郭老先生也以為王廷病了,忙忙趕了來。早見陳王廷在大門口迎候,氣色潤澤,不像有病的樣子。王廷將老先生扶入室內(nèi),親自把盞敬酒。老先生一肚子納悶,不知王廷的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酒過三巡,菜上五道,王廷道:“我欲拜老先生為師,學(xué)習(xí)醫(yī)道,不知老先生是否收俺這個徒弟?”
“哈哈哈......”郭老先生仰面大笑,“怎么?陳兄也想懸壺濟世?要搶我的飯碗不成!”
王廷笑道:“不作良相,便作良醫(yī)。老先生妙手仙丹,解百姓疾苦,王廷好生眼熱哩?!?br />
“醉翁之意不在酒”。郭老先生干下一杯,道:“莫非醫(yī)學(xué)之理,于你研究武功有用?”
“老先生慧眼?!蓖跬⒔o老先生斟了酒,說道:“王廷不才,奔波半生,一事無成,如今忽作非非之想,意欲另辟蹊徑,采諸家之長,匯醫(yī)理、技擊于一體,另編一套老幼皆宜的拳術(shù),使練者既能疏通經(jīng)絡(luò),平衡陰陽,調(diào)和氣血,強健體魄,又能用于技擊自衛(wèi)。若能成功,與老先生治病救人,實乃殊路同歸。但王廷于醫(yī)理一道,只是粗通其理,精要之處,卻不甚了了,因此求教于先生?!?br />
郭老先生一聽之下,大加鼓勵:“陳兄壯心,令老朽也長了幾分精神,如能創(chuàng)出這樣一套拳術(shù),在武林獨樹一幟,造福百姓,陳兄功莫大焉?!?br />
王廷道:“事屬渺茫,成與不成,尚在兩可之間,王廷當(dāng)盡力為之?!?br />
郭老先生道:“精誠所至,金石可鏤。陳兄有志如斯,老朽雖然技微藝末,敢不盡綿薄之力?”
“如此說來,老先生同意了。”王廷當(dāng)下推金山,倒玉柱,跪拜下去,“師父在上,受弟子一拜?!?br />
郭老先生慌忙將王廷拉起,連道:“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br />
從此,王廷即跟郭老先生學(xué)習(xí)醫(yī)理,鉆研《靈樞》、《素問》、《黃帝內(nèi)經(jīng)》等醫(yī)書和《黃庭經(jīng)》、《周易》等書,按照人體結(jié)構(gòu),經(jīng)絡(luò)走向,血脈循環(huán),穴位分布等生理特征,采納各種武術(shù)流派的精華,著重吸收了明末名將戚繼光《拳經(jīng)》中的部分招式,據(jù)古人“氣血瘀阻,病由之生,氣血通則病自愈”的醫(yī)學(xué)論述和“以柔克剛,靜以制動”的道理,結(jié)合自己習(xí)武心得,辨虛實,定陰陽,編起一套與眾不同的拳法來。
陳王廷遺下的長短句《述懷》,最能代表他當(dāng)時的心境。
“嘆當(dāng)年,披堅執(zhí)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無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顛。常洗耳,不彈冠,笑煞那萬戶諸候,兢兢業(yè)業(yè)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guān),識破邯鄲。陶情于漁水,盤桓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聽其自然。哪管他世態(tài)炎涼,權(quán)衡相參。成也無關(guān),敗也無關(guān)。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花開花落,春秋幾度。陳王廷創(chuàng)編的新拳成了。這套拳據(jù)太極之理,由無極而太極,由無相生有相,由靜而生動,每個招勢都分陰、陽變化,動作多呈弧形,作圓周或半圓周運動,演練起來以意引氣,以氣摧形,陰陽分明,開合有致,剛?cè)嵯酀?,蓄發(fā)相變,快慢相間,渾然一體,寓無限太極天機于拳路變化之中。外人看來,如同陽春三月踏青郊游,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處處重柳嬌花,層層山明水秀,令人觸目興懷,心曠神怡,有盡三百里嘉陵山水不足與之比之景。
因為陳王廷所創(chuàng)拳路是以太極陰陽圖為本,并在多方面具備太極陰陽圖之性與形,所以,他給新拳取名為“太極拳”。
一天,陳家溝來了一個要飯花子,口口聲聲要找陳王廷。幾個年輕人以為他來比武,便拿他開心,雙方先是斗嘴,后來就打起來了,誰知那要飯花子武功高強,三拳兩腳就把他們都打趴下了。王廷聽說,忙出門察看,遠遠便見一個彪形大漢,兀自揮著拳頭,追著人打。那漢子雖然衣衫破爛,身手卻是利落,看來武功根底不淺。仔細一看,原來不是別人,正是玉帶山上自己的結(jié)拜兄弟蔣發(fā),不禁驚叫一聲,幾步上前,問道:“賢弟,你還認得我嗎?”
蔣發(fā)見了陳王廷,丟下眾人,咕咚一聲跪倒在地,痛哭失聲:“二哥,你讓我想得好苦啊!李大哥他,他......”王廷趕忙把他拉到家里,一邊叫家人給蔣發(fā)找替換衣服,一邊催叫做飯。
原來,蔣發(fā)沖出官兵包圍后,和兄弟們跑散了。聽說李際遇受傷被俘,押在登封縣城大牢里,便趁夜前去搭救,不料被官兵發(fā)覺,身上中了一箭,幸虧他腿快,穿房越脊,逃了性命。義軍兵敗,他也是萬念俱灰,便潛回汝州老家,伺奉老母?,F(xiàn)在老母亡故,他孤身一人,便來投靠陳王廷。蔣發(fā)道:“二哥,還是后山呀!混進義軍的官兵,先把后山的五十個弟兄殺死,大批官兵從后山摸上來了......”王廷又是唏噓不已。
蔣發(fā)落腳陳家溝,陳王廷顯得十分高興。他對蔣發(fā)說:“為兄寂寞多年,目下編了一套新拳,你來得正好,幫為兄校正校正?!?br />
蔣發(fā)一聽,急著要看,王廷被纏不過,便緩緩起勢,在院中演示起來。蔣發(fā)看時,見他比劃的招式十分奇特,從未見過,卻又似乎眼熟。說是武術(shù)吧,沒有一點剛武之氣,只覺得軟綿綿象老太婆紡花,慢悠悠似水中摸魚。說不是武術(shù)吧,中間也時不時出現(xiàn)躥奔蹦跑、閃展騰挪的路數(shù)。蔣發(fā)十分不以為然,心說:“這算什么武術(shù)?”王廷收勢,他快人快語,出口就是:“好看極了,扭秧歌一般,只怕不中用?!蓖跬⑿Φ溃骸昂我砸姷??”
蔣發(fā)道:“手腳軟跟面條似的,能打人?”
王廷笑瞇瞇看定蔣發(fā):“想不想試試?”
蔣發(fā)巴不得這一聲呢。一上手就拳掌并施,運步如飛,施展平生本事,直使周圍數(shù)丈之內(nèi),均在他的拳影掌風(fēng)蘢罩之下。然而,令他驚異的是,自己盡管出招狠辣,但我以剛?cè)?,彼以柔?yīng),一個個凌厲的攻勢都被陳王廷輕描淡寫地化解了去。他偷偷打量,只見王廷面帶微笑,猶如閑庭信步,身法忽緩忽急,忽左忽右,乍進又退,招式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柔中有剛,剛中有柔,虛虛實實,變化莫測,有時看他出招笨拙,但拙中藏巧,有時看他前一招輕若飄葉,后一招卻重如泰山,急奔而至。而每一個招法,都象含勁未吐,舉手投足之間,都使人感到有一種極大的力量蘊藏在內(nèi)。
王廷呢,正欲檢驗新拳,應(yīng)著蔣發(fā)的進招,隨機而動,揣摸拳法,并不出擊。蔣發(fā)性急,久攻不下,心中氣惱:“這軟不拉嘰的鳥拳,竟然如此難弄。”一時性起,搶步直取王廷。拳剛近身,如觸棉絮,急待抽手止步,已是來不及了,王廷早欺身而進,右手在他胸前輕輕一點,“四兩撥千斤”!剎那間,蔣發(fā)那長大的身軀,便如一片樹葉一般驟然飄起,蔣發(fā)自知不救,非要跌個嘴啃泥不可,不想王廷順手一帶,又將他給抓了回來,站在地下。
蔣發(fā)驚出一身冷汗,楞怔半天,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放出去的。王廷笑道:“如何?”“好拳好拳,二哥,這拳軟似棉,咋個又硬如鐵呢?”
“至柔者至堅。極柔軟,然后能得極堅剛也?!?br />
“今后俺不叫二哥了,只叫師父。”蔣發(fā)納頭便拜。
王廷一把拉起,正色道:“你我生死兄弟,豈有此理?!?br />
“不想教俺不是?”蔣發(fā)重又跪下,“不答應(yīng),俺就不起來。”
王廷拿他沒法,只得道:“為兄教你就是了?!睆拇?,蔣發(fā)跟王廷學(xué)起了太極拳,武功大進。一天,王廷與蔣發(fā)正在地里干活兒,突然一只兔子從面前躥過。王廷有意試試蔣發(fā),惋惜道:“咦!好一塊肉,可惜沒帶弓箭,白白叫跑了?!笔Y發(fā)道:“這有何難,看我去把它捉來下酒?!狈砰_腳步,疾如狂風(fēng)般卷了過去,沒出一畛地,就提了兔子回來,手指一切,將兔腿弄折,順手扔在地下。王廷哈哈大笑:“果然是賽戴宗,賢弟威風(fēng)不減當(dāng)年??!”兩人說著話,不防一只老鷹俯沖下來,抓起兔子就走,王廷更不怠慢,一個旱地拔蔥,平空縱起一丈多高,把兔子奪了過來。蔣發(fā)大叫:“哥哥好輕功!”地里的百姓,見兩人各顯超人的本事,無不拍手叫好。
陳王廷與蔣發(fā)論武談藝,忙時種田,閑時教弟子兒孫練習(xí)太極拳,日子倒也怡然自得。
來訪王廷的人不時還有,但他沒有露出過太極拳。王廷意思:此拳初創(chuàng),尚待完善,不宜示人。因此只在族內(nèi)傳授。
一個青年后生,在村中轉(zhuǎn)了幾圈,發(fā)現(xiàn)有人演練一種神奇的拳術(shù),這拳手足運行,身形變換,高低抑揚,舒展大方,猶如輕歌曼舞,氣象萬千。大為疑惑。欲走近細看,人家卻不演了,疑心更重,思想?yún)s是與蔣發(fā)初見時一樣,這叫什么拳術(shù)?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軟乎乎的能夠用于格斗嗎?
后生離去之后,王廷家丟了一頭牛。這頭牛膘肥體壯,少說也有幾百斤重,平時干活,獨犁獨耙,走得飛快,全家人很是喜愛。
那是五更天,家人起來給牛添草,發(fā)現(xiàn)牛不見了??墒乔昂箝T上得如鐵桶一般,牛不可能跑出去。趕忙叫起了王廷和蔣發(fā),說牛被人偷走了。
蔣發(fā)詫異道:“何方毛賊?竟敢來偷我二哥家的牛!”說話間,兩人來到牛棚,此時天光大亮,但見 牛槽旁的墻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四句詩:
家住山東木門寨,慕名訪友來借牛。
無膽來者是小人,有膽來者是朋友。
這分明是請柬了。但牛是如何被偷走的呢?王廷將牲口棚內(nèi)外仔細察看一遍,心下尋思:“前后門上著,難道此人能挾牛躥房過脊不成!”他順手將喂牛的石槽夾在腋下,身子一縱上了房,然后跳下來,將石槽放回原處,搖了搖頭:“牛是活物,那么龐大,如何挾攜?畢竟和牲口槽不同,房上又沒有絲毫痕跡......。啊,偷牛人定是先越房入內(nèi),開門,牽牛,而后又越房進來上門。如此往返,家中竟無人聽到動靜,這人的輕功,可算是上乘的了。”
蔣發(fā)可不管牛是如何被偷走的,只管亂叫“糠能吃菜能吃氣不能吃。偷牛,還留紙條兒,這不是明著欺負人哩!”
王廷不動聲色?;氐椒坷?,來回踱步,自言自語:“山東木門寨?沒聽說過。莫非當(dāng)年走鏢山東,與誰結(jié)下過結(jié),前來尋仇?又似不象,紙上明明寫‘慕名訪友’,并無惡意在內(nèi).....
大約是江湖朋友玩的把戲,借機相邀。麥已種罷,家活不忙,不妨走它一遭......。
“還遲疑個啥哩?去!”蔣發(fā)早急了,“咱可不能落個小人之名。去會會他,是朋友咱交了,是惡霸咱除了,不就完了?”
“我正尋思不叫你去哩。”王廷道,“你這莽撞脾氣,保不準(zhǔn)會惹出事兒來?!?br />
“二哥,不,師父,你是二關(guān)公,俺就是二周倉呀,你去哪兒,咋能拉下俺哩!”蔣發(fā)急得抓耳撓腮。
王遷禁不住一點他的腦門:“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你呀一!”
蔣發(fā)不待話音落地,早飛身而去,準(zhǔn)備東西去了。
第二天一早出發(fā)。蔣發(fā)堅持步行,王廷也就隨他。二人一人騎馬,一人徒步,直奔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