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93年出版之后,受到了海內(nèi)外楊式太極拳愛好者們的熱情關注和喜愛。很多學者來信向楊振基老師請教動作要領和腰的練習方法。還有許多研究楊式太極拳的愛好者,他們來信尋問楊老師是否還有家傳的拳經(jīng)、拳論、秘訣等遺著。
筆者作為楊振基老師的學生,非常高興的看到修訂后的,《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的再版。和廣大研習愛好者們一樣,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向楊老師請教了增訂部分內(nèi)容的目的,意義以及其它一些問題。提起修訂再版后的這本書。楊老師面目表情十分坦然,心理也格外地踏實和滿足。他說;“老爺子教我傳給我的拳,我都詳細的寫在書上了。家傳及留給我的拳論、拳譜、拳經(jīng)也都增訂到書上了?!彪S即裴秀榮老師告訴我;“所有的東西都弄到書上了,啥也沒有了。”接著楊老師又給我講述了有關出書的一些情況。
關于《太極拳體用全書》,是1934年出版問世的。1948年楊守中老師先后再版了三次。一直到解放后,1957年5月至1963年3月,在國家體委的關注下。人民體育出版社先后10次出版過《太極拳體用全書》。解放前出版的該書恐怕社會上己不多見了。解放后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此書,前面有(太極拳之練習談)和(太極拳術十要)。后面有(太極拳論)、(明王宗岳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心解)、(十三勢歌)和(打手歌)。此次修訂再版后的《楊澄甫式太極拳》與未修訂前和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極拳體用全書》都有所不同。楊振基老師在書中增訂了(張真人傳)、(鄭序)、(自序)和(例言)部分。張真人就是張三豐。(張真人傳)一文是楊振基老師家傳留下來的。作者很可能是祖師楊露禪尋找太極拳根源之所得。也可能就是楊露禪本人所作。文章介紹了張三峰因何感受啟悟后,而創(chuàng)造了太極拳。(鄭序)一文是代筆者鄭曼青自己所作。其內(nèi)容是他在先師楊澄甫的教導下,對楊式太極拳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例言)是先師楊澄甫為出版《太極拳體用全書》而寫的前言。(例言)部分共有十個自然小段,以說明十個問題。(例言)簡短而意義極深。它說明《太極拳體用全書》是練法和用法兼?zhèn)涞囊徊繒瑥娬{(diào)了體與用的重要意義和理論根據(jù)。說明太極拳有著很深的哲理,是由理、氣、象演成的。其中四小段闡明了練習方法和要點以及注意事項。而這幾點對于所有學習研究楊式太極拳的愛好者們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第六小段強調(diào)說;“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眩聰明,妄加增損。前賢成法,倘有可移易之處。自元迄今,己數(shù)百年。如有可改之處,昔人亦己先我行之。烏待我輩乎?”楊老師告訴我;“楊式太極拳傳到我這是第四代了,從沒有改變過。特別是老爺子把拳定在楊式大架的獨特風格之后,絲毫沒有變動增損。為什么不能變動增損?因為它符合諸多的太極、生理哲理等理論。對于體與用己是比較科學完備的了。所以沒有必要改變增損。”
最使我感動也是最使我受教育的是書中(自序)部分。先師楊澄甫這樣說道:“余幼時,見先大父祿禪公率諸父諸眾遊者。日從事於太極拳或單練或?qū)α暋j肯Σ惠z,心寂疑之,以為是一人敵。項籍所不屑學者,余它日當學萬人敵。稍長先伯父班候公命余從之學。於是向之所疑者,不復能隱,則直陳之。先大父健候公怒斥之曰‘惡’是何言?汝大父以世吾家,若乃欲墜裘歟?先大父亟止曰:‘此不能折服孺子也’,以手撫余曰;‘居,吾語汝。吾之習此而教人者,非以敵人,乃以衛(wèi)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國……。’”
祖師楊露禪逝世時,先師楊澄甫已近十歲。(自序)所述的就是他自己十歲前怎樣接受其祖父、父親和伯父的教誨練拳的。以及為什么習拳傳拳。文章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祖師楊露禪及其子孫有著極強的民族愛國之心。他們不僅識到“國之弊在貧”,還認為“國之病在弱”?!案偦I救貧之策,自當以救弱為急務”。因此他們“自幼即以救弱為己任”。不僅如此,文中還寫到祖師楊露禪要求其子孫務以“愚公之移山”的精神,世代相傳“以世吾家”。正因為先師楊澄甫受到了祖父、父親、伯父嚴格的教誨,才抱定了更高更強的愛國之心,把楊家拳最終定型為大架。而且還把楊式太極拳推向社會。他從廣府北上進京,南下廣東、廣西。在把年幼的長子次子留在廣州,讓他們練拳傳拳,自己再去武漢、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傳拳。他不遺余力的四處奔波傳授楊家之拳術,是以此做為對先輩最大的盡孝,對人民最好的盡忠,對國家最有力的救弱。讓我們現(xiàn)代人們更加欣慰的是,以楊振基為代表的楊家第四代傳人,他們個個都繼承了先輩的遺志,努力勤奮地把家傳的楊式太極拳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廣大人民群眾。為國民乃至于人類的健康和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的修訂再版是即于全面、完整、系統(tǒng)的原則,本著有利于廣大楊式太極拳愛好者學練和研究,有利于推廣促進楊式太極拳的普及發(fā)展和提高之目的。她將對于今后楊式太極拳這一博大精深之藝術,能夠世代相傳起著積極和深遠的意義。